导读:有没有关于中医学的参考文献?中医学的参考文献找不到怎么办?找不到优秀的中医学参考文献的小伙伴不要担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中医学参考文献,可供大家参考哦。
[1]曾琴.“TBL+PBL+对比法”教学模式在专科中医学专业病理学教学实践中的研究[J].科技视界,2019(34):53-54.
[2]杨益宝,莫雪妮,丁昉,罗婕,唐梅文,叶勇玲,戴铭.基于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分析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反馈应用研究——以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为例[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1(06):87-90.
[3]张晓燕,朱明军,李彬,孙阳,赵亮亮.对提高中医学研究生经典水平的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22):1-2.
[4]庄子荀,段新芬,伍志勇,孙海涛,黄泳.中医学开展PBL整合教学的思考[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23):3922-3925.
[5]夏欣欣,孙连庆,胡珊,赵娇,韩萍萍,孙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成绩评定模式在留学生中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22):32-35.
[6]陈晓辉,孙鸿昌,尚立芝,杨相振,刘双林.构建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河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学专业(仲景学术传承班)人才培养模式为例[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21):8-9.
[7]全善爱,刘晓蕙,裴兰英,杨梦利,徐学琴.混合式教学在中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21):39-40.
[8]顾云湘.宋明时期中医学对儒学发展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22):21-24.
[9]梁玉磊,祝婕,田军彪,许晓康,马小顺,孙东云.中医学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回顾性评价与分析——以河北中医学院为例[J].中医药导报,2019,25(21):120-123.
[10]窦维华,陈燕,杨飘,卢惠卿,董少龙.浅谈中医学的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9):389-390.
[11].论文中医学名词术语的使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32):10.
[12].论文中医学名词术语的使用[J].双足与保健,2019,28(22):10.
[13].论文中医学名词术语的使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33):46.
[14]莫雪妮,杨益宝,唐梅文,叶勇玲,罗伟生,唐农.基于第三方教育评价的中医学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与应用研究——以广西中医药大学2016届中医学专业为例[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9,41(06):62-65.
[15]孟娜,王艳萍,陈继萍,梁景景,王琛琛,唐东昕.中医学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探索[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9,41(06):76-78.
[16]何俊余.循证医学与中医学的反思[J].河北中医,2019,41(10):1569-1573.
[17]张晓刚,曹盼举,于海洋,蒋宜伟,朱晓荣,王志鹏,宋敏,郭强强.中医学“骨、筋、肌肉”三位一体观对骨质疏松症防治的启示[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2):5543-5546.
[18].关于文稿中医学符号的使用[J].广西医学,2019,41(22):2908.
[19]孙晓峰,许晓源,刘涛,伍参荣,刘梦琳.大数据背景下基于蓝墨云班课的中医学专业组织学教学改革[J].中医教育,2019,38(06):8-11.
[20]刘小美,潘志强,方肇勤,梁超,卢文丽,张园园,贾冬威,彭佩克.在实验中医学考核方式中引入探究式学习的实践及其效果分析[J].中医教育,2019,38(06):15-18.
[21]赵盛云,孙玮,李晓晨,张杰.中医学临床实习教学中基于网络化PBL+CBL的形成性评价体系改革[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24):7-9.
[22]朱正刚,尹雨晴,潘晓彦,陈燕,罗尧岳,陈偶英.2016-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学学科项目资助概况及热点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0,27(01):98-102.
[23]高寰宇,宋咏梅.传统时空观下“左阳右阴”在中医学的化用[J].医学与哲学,2020,41(01):71-73.
[24]尉万春,张其成.从文化属性看中医学理论创新发展的方向[J].中医杂志,2020,61(03):185-188.
[25]唐世英,李玉红,梁广和,郭建恩,徐晓惠.基于卓越医生培养的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A0):3-4.
[26]蒋小华.中医学基础类学术学位研究生就业现状调查及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9,28(24):116-118.
[27]殷子斐,张亚妮,程彬彬,杜娟.浅谈《实验中医学》中实验动物学的教学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01):49-51.
[28]许金海,王国栋,叶洁,马传凤,夏烨,沈琪幸,闵鸿祥,梅一南,方娅贝,王生宝,范春兰,王轶,董毅,王拥军,莫文,施杞.基于中医学“治未病”理论研究密骨颗粒治疗骨量减少的多中心临床试验[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9,21(11):2436-2442.
[29]包竹筠.人工智能在中医学的发展应用及前景思考[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36):4+6.
[30].论文中医学名词术语的使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23):117.
[31].论文中医学名词术语的使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24):103.
[32]安冬,李璐,李萍,毛慧芳,梁永林.从形、气、神谈中医学的肺[J].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6(06):21-23.
[33]张陈豫,王立新.从中医学角度认识刺激迷走神经治疗偏头痛[J].西部中医药,2019,32(11):113-115.
[34].关于文稿中医学符号的使用[J].广西医学,2019,41(23):3093.
[35]张小勤.国内近5年激素补充治疗和中医学治疗绝经的现状分析[J].广东医科大学学报,2019,37(06):666-671.
[36]乔红伟,刘纳文,黄山,于雷,陈重.SP在西医院校《中医学》中医辨证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0,11(02):90-92.
[37]孙金权,王梦蕾,王洁宜,许思佳,裘生梁.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职业规划与创新创业现状分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4(01):102-106.
[38].论文中医学名词术语的使用[J].中外医疗,2019,38(36):73.
[39]郜晓芹,卜菲菲,常先甫.新安医家汪昂医著的编写特点及其对中医学普及的贡献[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3(06):56-61.
[40]任小宁,郭晓黎,辛明.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中医学专业的应用研究[J].科技风,2020(07):83.
[41]杨唯敏.传统中医学典籍的书籍设计改进对策与发展探索[J].西部皮革,2020,42(04):146-147.
[42]刘娜,张韧,张广献.微媒体背景下“中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教学模式探讨[J].广东化工,2020,47(04):205-206.
[43]崔泽实,董放,李志勇,曾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医学设备维修与使用的生物安全策略[J].中国医学装备,2020,17(02):139-144.
[44]钟玮泽,郭华.疾病分类:中医学认识疾病的重要方法[J].医学与哲学,2020,41(03):75-78.
[45]韩新民,袁海霞,杨江,雷爽.儿童多动症中医学研究现状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0,38(02):4-7.
[46]王思颖,赵文霞.中医学对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认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01):137-140.
[47]张敏,胡镜清.中医学中“虚”“损”“衰”辨析[J].中医杂志,2020,61(04):289-293.
[48].论文中医学名词术语的使用[J].系统医学,2020,5(01):111.
[49]樊孝琼.临床病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95):171.
[50].论文中医学名词术语的使用[J].中外医疗,2020,39(01):86.
[51]努尔尼沙·阿力甫.液体的表面现象在医学类院校中医学物理学中的教学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20(08):296-297.
[52]陈玉静,黄小波,沈英,刘妍.思维导图在留学生《中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01):36-38.
[53]郭泉滢.案例引导教学在实验中医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探析[J].临床研究,2020,28(02):195-196.
[54]刘颖,刘丽,曹苗苗,温剑,周燊,江华,张妍,赵荣生,杨毅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医学观察期患者的中成药治疗文献分析[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20,18(02):62-66.
[55]徐学河,周亚东.论中医学的生态学属性[J].中医学报,2020,35(03):504-507.
[56]张剑,何继勇,王宝琦,王鸿琳.中医学专业“三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9,33(12):73-75.
[57]叶景云,陈秋铃.实践课小组式汇报在护理专业中医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初探[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02):196-197.
[58]魏华民,李杨帆,俞静,林海.从中医学角度浅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愈后遗症防控[J].世界中医药,2020,15(02):166-171.
[59].创转化中医学应用新领域促道地中药材产业大发展——访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院长赵军宁研究员[J].世界中医药,2020,15(02):181-184.
[60]安冬,李璐,李萍,毛慧芳,梁永林.从形、气、神谈中医学的心[J].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7(01):57-59.
[61]姬峰,段炼,宗红春,靳春霞,王延利.基于SCI-E的中医学研究态势文献计量分析[J].创新科技,2019,19(12):79-86.
[62]黄蜜,丁晓华,王燕侠,潘玮华.中医学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及治疗现状[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33):35-37.
[63]王川,李李.医院感染中医学影像科的特殊性与应对策略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05):251-252.
[64]杨娴,张燕.“DOM”课堂:高职中医学专业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0,34(02):251-255.
[65]吴建林,魏凤琴.中医学专业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03):3-6.
[66]李致重.中医学兴衰的史学探源——在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十五届三次学术年会上的发言[J].中医药通报,2020,19(01):1-5+16.
[67]王辰光,高梦蕉,石晓琪,蔡秉洋,王月,王世东,肖永华,赵进喜.基于服务-学习理论的中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03):174-176.
[68]卞立群,唐旭东.试论中医学“神”的特征及其应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0,27(04):1-3.
[69]王守富,孟玲玲,卢吉锋,张富汉,李秋凤.不同类型冠心病心绞痛相应中医学“心痛”病名之探讨[J].中医研究,2020,33(04):9-11.
[70]霍宣东,先小乐.中医学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几点认识与思考[J].中国民间疗法,2020,28(06):4-6.
[71]郭明阳,罗勇,呼永河.中医学辨病论治观及辨病治疗[J].西南军医,2020,22(02):194-195.
[72]徐凯萌,吴婵,毛梦瑶.俄语中医学词汇的规范及推广[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03):114-115.
[73]苗彦霞,邢玉瑞,胡勇,张惜燕.太极图与中医学的关系思考[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3(02):26-30+41.
[74]孟陆亮,李永新.中医学专业“医教融合,分段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06):117-118.
[75].关于文稿中医学符号的使用[J].广西医学,2020,42(01):43.
[76].关于文稿中医学符号的使用[J].广西医学,2020,42(03):314.
[77].关于文稿中医学符号的使用[J].广西医学,2020,42(04):495.
[78].论文中医学名词术语的使用[J].中外医疗,2020,39(02):73.
[79].论文中医学名词术语的使用[J].中外医疗,2020,39(02):161.
[80]杨浩然,邹露依,刘俊,柏正平.浅谈肺心病“饮瘀同治”的中医学认识[J].湖南中医杂志,2020,36(03):108-109.
[81]余海洋,周亚东.论“生生文化”在中医学中的体现[J].中医学报,2020,35(01):26-29.
[82]陈云.系统中医学指导下重振整体诊疗模式探讨[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4(01):8-13.
[83]王三强,许敏光,魏会珍,刘辉,冯宝佺,王磊.反流性食管炎中医学研究进展[J].陕西中医,2020,41(02):266-268.
[84]杨雅钦,方熙茹,陈光星.PBL教学在中医学专业铁涛班中的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19,30(12):2995-2996.
[85]朴莲花,金月华,葛敬岩.生理学教学中医学本科生临床思维的培养[J].吉林医学,2020,41(04):1022-1023.
[86]温小雨,孙玉浩,夏猛.中医学肝藏象的生理病理特点浅析[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3(01):56-59.
[87]柯阳,任宗芳,孙锋,唐浩然.论医学教育中医学人文素质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20(07):35-36.
[88]贾泽军.突发事件中医学编辑的抗疫实践及社会责任[J].编辑学报,2020,32(02):142-144.
[89]杨戈,王冰.中医学与“COVID-19”细胞因子风暴的关系及其中医药治疗[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07):1565-1568.
[90].论文中医学名词术语的使用[J].糖尿病新世界,2020,23(03):75.
[91]任静,王淑美.中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双导师协同培养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20(14):125-126.
[92]刘红星.试论体用学说对中医学的影响[J].中国民间疗法,2020,28(08):14-16.
[93]刘理想,胡镜清,林明欣,黄玉燕,卢红蓉.中医学防控疫病历史回顾与思考[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0,26(03):281-284.
[94]贾振华,李红蓉,常丽萍,魏聪.中医学应对疫病的历史回顾与思考[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0,26(11):1-7.
[95]孙贵香,叶培汉,孙豪娴,张婷,邓琳蓉,龚兆红,何清湖,孙光荣.中医学形神统一观及其临床应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01):225-231.
[96]张海生.揭示中医学说中“气”概念的本质:信息就是中医的气[J].医学与哲学,2020,41(08):77-81.
[97]班光国,葛美娜,苏佳硕,丁跃玲,李永民.“以学生为中心”的“形成性评价”在中医学专业《金匮要略》大班教学中的探索与思考[J].河北中医药学报,2020,35(02):61-64.
[98]徐强,卢旭亚,彭娟,张朝晖.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学生本科阶段论文写作能力调查分析及对策[J].湖南中医杂志,2020,36(04):113-115.
[99]周荣易,马丙祥,王娇娇.“冲气”观与中医学[J].辽宁中医杂志,2020,47(03):70-72.
[100]朱燕,刘志刚,秦晋颖.探索药膳食疗的中医学理论——评《中医药膳食疗》[J].中国酿造,2020,39(04):228.
[101]张伟,张楠,蔺美玲,陈红梅.大班授课中医学生理学知识框架构建方式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20,22(04):245-247.
[102]周荣易,马丙祥,王娇娇.“冲气”观与中医学[J/OL].辽宁中医杂志,2020(03):70-72[2020-05-14].https://doi.org/10.13192/j.issn.1000-1719.2020.03.021.
[103]马雪,闫津豪,王浩田,于淼,桑希生.中医学冲任理论的建立及其意义[J/OL].中医药学报,2020(03):5-7[2020-05-14].https://doi.org/10.19664/j.cnki.1002-2392.200040.
[104]孙贵香,叶培汉,孙豪娴,张婷,邓琳蓉,龚兆红,何清湖,孙光荣.中医学形神统一观及其临床应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01):225-231.
[105]佘燕达.从中医学视角做好自我防护[N].吉林日报,2020-03-05(012).
[106]李剑.《中医学概论》的编修与传布[J].中华医史杂志,2020(01):21-27.
[107]程伟,张兴博.“象思维”之惑——关于象思维与中医学的笔记[J].医学与哲学,2019,40(20):75-76+81.
[108]殷传江.运用中医学理论思维开发化妆品[J].中国化妆品,2019(12):32-37.
[109]陈潇.三年制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3):169.
[110]陈婷,吴美平,刘宁,殷玉琨,陈少清,毕明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学领域肠道微生态相关研究申请及资助情况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39(11):1395-1399.
[111]宋卫丽,张建伟.中医学对泌尿系结石的认识及诊疗思路[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21):61-62+89.
[112]张颖.雨课堂环境下机能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医学人文教育的实施[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1):72-73.
[113]吴永华,高深甚.医院发展中医学重点专科科研产出及应用的比较分析原则综述[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6):90+97.
[114].论文中医学名词术语的使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30):185.
[115].论文中医学名词术语的使用[J].双足与保健,2019,28(20):146.
[116]曹盼举,张晓刚,于海洋,秦大平,朱晓荣,王志鹏,郭强强,宋敏,蒋宜伟.基于中医学“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肠道微生态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19,30(10):2457-2459.
[117]安冬,李璐,李萍,毛慧芳,梁永林.基于形、气、神谈中医学的脾[J].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6(05):19-21.
[118].关于文稿中医学符号的使用[J].广西医学,2019,41(20):2663.
[119].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学科简介[J].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6(05):2.
[120]丁奕元.PBL教学联合翻转课堂在中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9(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