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药学的参考文献可以在哪里找到?关于中药学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是怎么样的?本文分类为中药学的参考文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有关中药学论文参考文献提供给大家参考。
[1]李洁,张虹.基于精细化管理理念构建中医医院临床中药学学科评估体系的思路和方法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23):30-32.
[2]侯永春,叶耀辉,赵海平,严孜.实施形成性评价过程中的思考——以江西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课程改革为例[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1(06):98-100.
[3]李春燕,薛培凤,包乌恩奇,马飞祥,张烨.构建内蒙古医科大学中药学研究生三位一体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22):3-5.
[4]张慧卿,苏永华,龚彦溶,向兴,刘益群.基于野外生存训练的军队任职教育中药学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22):7-9.
[5]牛林徽.基于PBL教学模式的中药学课堂探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24):89-91.
[6]谭光国,宋凡,冯甜,陆云阳,李骅,汤海峰.军医大学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机制创新[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32):162-165.
[7]王启海,黄丽平,刘丽敏,许震,程良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高职中药学专业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24):7-8.
[8]王志,沈岚,魏莉,张永太,刘颖,冯年平.在生产实习中提高中药学专业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23):36-38.
[9]孙芸,王东东,田树革.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中药学野外实习教学探索[J].中医药导报,2019,25(22):135-137+141.
[10]田伟.案例教学在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51):189-190.
[11]张超云,郝鹏飞,李超,高丽,黄显章.基于行业标准的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88):191-192+207.
[12]郭慧,牛丽颖,麻景梅,马东来.中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金课”的一些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96):89-91.
[13]刘芳,刘冬莹,张彦文,周鸿.高职高专中药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J].药学教育,2019,35(06):56-60.
[14]朱缨,吴芝园,谈如蓝.中药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策略研究[J].职业,2019(35):75-76.
[15]林莺,王少平,王国祥,武小清,位晓丹,陈彩云.基于OBE理念及课程地图视角的中药学专业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23):1-3.
[16]刘艳丽,郝丽莉,许琼明.综合院校中药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24):16-18.
[17]林莺,于京平,王少平,陈彩云,王樱霖,秦志萍,丁霞,姜恒.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对中药学专业教学及人才培养的作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24):139-141.
[18]张敏,杨璐瑶,张欣羽,杨玲芳,戚思月,赵菁菁,陈斌.新时代高职中药学人才就业挑战应对策略及驱动力提升研究——以苏南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就业与保障,2019(24):110-112.
[19]王加锋,陈曙光,辛义周,石典花,王霞,郭栋,刘更生,滕佳林,唐迎雪.“立体式”中药学实践教学在扁鹊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中药与临床,2019,10(Z1):45-49.
[20]薛丽君.《中药学》“四位一体”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长沙医学院学报,2019,17(03):55-57.
[21]王琪.地方民办高校中药学专业建设问题探讨[J].才智,2020(02):88.
[22]秦雯,尉捷,张燕玲,敖冬梅,王丹.中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中药品质评价专论》课程建设与实践[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9(06):39-41+47.
[23]陈靖,任旻琼,谭敏,孙小慧.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职中药学专业课程的探索[J].广东化工,2020,47(04):246-247.
[24]宋博,赵薇,武林志.基于中药学专业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研究与思考——以南阳职业学院为例[J].现代交际,2020(01):128-129.
[25]康林之,聂晶,肖笑飞,罗云,秦楠,熊鹏,赵海平.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中药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初探[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2(01):102-106.
[26]朱丽芳,陈露,宋博.基于雨课堂的中药学课程教学应用研究[J].现代交际,2020(01):14-15.
[27]狄庆锋,徐晶.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药学专业连锁药店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04):20-22.
[28]段旭静,林海燕,于京平.增强中药的感性认识的中药学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01):157-159.
[29]张茹,王淑静,曲中原,梁伟.形成性评价在《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04):314-316.
[30]王虹.高职中药学与药学专业中药炮制技术课程改革与实施的异同[J].广东化工,2020,47(06):261+246.
[31]朱丹,徐文芬,麻秀萍,郭江涛,杨菁,陈滕.中药学实验技能大赛对实验教学的启示——以分析化学实验为例[J].山东化工,2020,49(03):177-178.
[32]刘静,廖红,熊丽溶.翻转课堂在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20(01):295.
[33]刘宇,王彦刚.中药学消食药教学技巧浅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8):91-93+101.
[34]黄幼异,黄秀峰,陆高翔,黄方堙.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药学教学中的研究实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03):6-9.
[35]杨志军,杨秀娟,陈光顺,宁艳梅,张金保,王燕.论中药学中的象思维[J].中医研究,2020,33(04):3-6.
[36]仇小妍.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中药学干预的效果[J].中国药物经济学,2020,15(03):94-96.
[37]郭海英,王续山,时晨.中药房药师开展中药学服务的方法与价值探究[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08):6-7.
[38]辛懋,刘汉甫,蒋彩娜,李芳耀,马献力.中药学专业物理化学教学改革探讨[J].华夏医学,2019,32(05):128-129.
[39]邓玉群.解读“学导式”教学法在中药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05):169-170.
[40]水栋.互联网技术在中药学中药分析的作用研究[J].电子世界,2020(06):30-31.
[41]李亚曈,郭凡帆,林志健,张冰.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临床中药学教育现状与思考[J].药学教育,2020,36(01):1-6.
[42]侯跃飞,封家福,徐娇,周莉江.职业院校紧缺领域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中药学)研修需求调研报告——以乐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智库时代,2020(14):205-206.
[43].中药学类专业课程思政[J].中医教育,2020,39(02):24.
[44]张薇,苏进,杨淑珍,张园园.中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探索[J].中医教育,2020,39(02):28-31.
[45]王英豪,黄美霞,褚克丹.“文化自信”理念下的中药学思政教学设计探析[J].中医教育,2020,39(02):36-39.
[46]张林艳.探讨中药房开展优质中药学服务的有效途径[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A1):194-195.
[47]高培培.浅谈提高中职中药学教学效果的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20(07):248-249.
[48]郑晓艳,郭月丽.中药学微课制作方法及结合课堂派在翻转课堂中的运用[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20,41(01):168-171.
[49]秦汝兰,吕重宁,路金才,李伟,刘文丛.高校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研究探析[J].中外企业家,2020(15):164-165.
[50]崔琬宸.依循“系统中药学”思想,创新中药教育理念[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15):185.
[51]仇峰,翟永松,刘凤琪,李朝霞,刘长利,龚慕辛.基于中医药文化自信的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9(06):660-663.
[52]刘佳,罗美婷,聂钊源,冯崇廉."药性-功效-应用"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在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0(03):298-300.
[53]赖利平.浅谈“微课”与“翻转课堂”在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18):13.
[54]程迪,王玲.中医药思维在高校中药学专业无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09):22-23.
[55]景松松,张明雪,侯芳洁,张丹,郑玉光,刘兴超.互联网+四位一体教学方法在中药学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10):17-20.
[56]王晓姗.中药学课程接触式教学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10):35-37.
[57]潘立卫,罗泽萍,银秀菊,汪艳平.中药学互动式教学大纲设计及课程考核实践改革[J].广东化工,2019,46(11):243+255.
[58]宋龙,李惠,项乐源,张红梅.职业道德教育融入我校中药学专业教学的实践初探[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12):34-35+52.
[59]黄琪,江厚德,王国凯.基于中医药思维培养中药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11):149-151.
[60]王慧敏,史圣华,金星,陈健,任常胜.基于“互联网+”的中药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12):153-155.
[61]马骁,王建.多维视角下的中药学课程教学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11):14-16.
[62]胡还甫,刘刚,李习平.基于MOOC的高职药学专业课程个性化学习模式构建——以应用中药学课程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3):50-51.
[63]李文渊,王津慧,徐达宇,杨仕兵,热增才旦,童丽.少数民族地区医药院校中药学学科创新改革[J].药学教育,2019,35(03):18-20+44.
[64]马洪娜,檀龙颜.浅析中药学专业精品课程建设[J].广东化工,2019,46(14):203.
[65]彭丽坤.浅谈中药学趣味教学法[J].科技视界,2019(15):202+161.
[66]勾怡娜.浅析强化记忆法在高职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9(12):209-210.
[67]李新玥,张贵锋,邓舒妮,韩丽,江璇.“互联网+”背景下《中药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应用初探[J].亚太传统医药,2019,15(06):210-212.
[68]刘宇,张一昕.青年教师提升《临床中药学》教学水平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8):291-292.
[69]范晓东,杨帆.基于岗位能力的五年制高职课程标准制定——以中药学专业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5):33-35.
[70]刘颖,沈岚,张永太,林晓,王志,魏莉,赵继会,冯年平.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中药药剂学》课程设计促进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13):27-29.
[71]冯秀芝,任艳玲,刘立萍.基于网络平台的分阶段微测试在中药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13):151-153.
[72]朱建光,李汉伟,苏成福.双一流背景下中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13):153-155.
[73]吴文婷,黄艺,关志宇,程紫君.基于AHP法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的研究——以江西Y大学中药学专硕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40):1-3.
[74]王占一,王洪凯,张立华,王飞,王京龙,向兰.“五位一体”教学法在《中药学》课程中的应用——以补气药为例[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2(04):114-117+128.
[75]郝二伟,侯小涛,易湘茜,黄慧学,覃文慧,范丽丽,覃骊兰,秦华珍,邓家刚.基于学科内涵与外延开展海洋中药学学科建设[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2(02):134-136.
[76]赵璇,张留记,李孟,宋贝贝,王彬,郝小佳,郑晓珂,冯卫生.核磁共振光谱在中药学领域应用概况[J].中医学报,2019,34(08):1638-1641.
[77]密霞.以中药学专业有机化学为例浅谈课程思政教育[J].教育现代化,2019,6(52):268-269+279.
[78]刘润南,杨洁,石继连,周逸群,周晋,李雨洁,贺福元,刘平安.中药学专业《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9,46(15):224+223.
[79]浦益琼,王海颖.RoundTable合作学习模式在《中药学》课程中的应用初探[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16):17-20.
[80]闫娟娟,刘寄权,祁晓鸣,张朔生.基于“政产学研用”的中药学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16):20-22.
[81]王燕,李建民.基于云班课的移动云教学模式在中药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21):187-189+193+253.
[82]朱春丽.浅析心理疾病治疗中药学的应用[J].心理月刊,2019,14(15):91.
[83]孙兰凤.循证药学对医院临床中药学研究工作的指导作用及其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14):156-158.
[84]刘雅琳.基于中医药思维能力培养的中药学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48):42-43.
[85]赵晓峰.中药学TBL教学模式应用价值体会[J].课程教育研究,2019(29):239.
[86]秦汝兰,关颖丽,薛长松.基于创新意识的中药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9,40(08):85-89.
[87]苏伟.美容中药学教学的研究体会[J].科技资讯,2019,17(23):225-226.
[88]程光明.中药处方用名在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花炮科技与市场,2019(03):140.
[89]单鑫,陈璟,王岑,涂清波,徐丹,吕志阳.智能助教系统在中药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9,36(25):46-48.
[90]欧莉,李敏,高峰,卫培峰.中药学课程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66):53-54+62.
[91]帅晔.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治疗中药学干预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64):7+9.
[92]杜晓清.探讨中药房药师开展优质中药学服务的有效途径[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25):86-88.
[93]侯小涛,郝二伟,易湘茜,邓家刚.论海洋中药学及其学科界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25):160-162.
[94]李洁,王秀真,罗石任,杜志谦.中医医院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下提升临床中药学服务质量探索与实践[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17):2747-2749.
[95]杨琳,郭宏伟.基于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中药学类专业课程改革探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9(08):1047-1049.
[96]杜义龙,杨宇杰,吕英超,李云峰,孟彦彬,潘海峰.承德医学院中药学系实验操作技能大赛的实践与成效分析[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9,36(05):446-448.
[97]李瑾.新形势下高职中药学专业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J].科技风,2019(29):30-31.
[98]张凤瑞,苏文龙,刘青梅,姚金福,衣春光,尚坤,褚颖.基于中药学教学过程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探讨[J].中医教育,2019,38(05):66-68.
[99]陈绍红,柳海艳,修琳琳,高学敏.中医药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药学》的编写原则与特色[J].中医教育,2019,38(05):69-72.
[100]秦华珍.中药学专业本草选读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反思[J].中医教育,2019,38(05):83-85.
[101]沈岚,夏瑜桢,徐宏喜.以“合通博辨”为特征的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的构建——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为例[J].中医教育,2019,38(05):12-15.
[102]张冰,林志健,张晓朦.临床中药学师资队伍教学能力提升路径[J].中医教育,2019,38(05):76-79.
[103]唐浩志,赵红庆.探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糖尿病降糖中药学监护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9):153.
[104]李敏,杨松,刘清玮,杨敏.以科研训练为导向的中药学专业课程的改革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48-49.
[105]高光宇.临床中药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初探[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7):142-143.
[106]杨涛,樊兰兰,卢汝梅,黄宏妙.“大健康”产业背景下中药学专业师生共创策略思考[J].高教学刊,2019(20):35-37.
[107]韦乃球,覃骊兰,柳俊辉,郝二伟,胡小勤,覃文慧,李琦,孙健,薛中峰.基于基层岗位和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要求的中药学教学改革——以中医定向专业为例[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2(03):86-89.
[108]黄庆勇.对高职中药学专业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海峡药学,2019,31(09):113-115.
[109]贾真,陈艳芬,王光宁.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药学中的探索及应用[J].广东化工,2019,46(20):145-146+169.
[110]邱婷,郭心灵,杨俊杰.应用型本科制药工程专业中药学学生创新创业途径探讨[J].山东化工,2019,48(20):216-217.
[111]冯传平,丁海霞,刘光喜,潘兰,唐伶芳.高职高专中药学专业贫困大学生双创素养调查及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23):114-116.
[112]戴水平,盛琳,潘坤,关薇薇,侯杰,任守忠.以学生为中心的中药学翻转课堂教学实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21):30-32.
[113]肖楠,张玲娜,陈雅婕,邢丹,隋华,梁丽娜,张琳.双主式教学模式下的中药学翻转课堂初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21):10-12.
[114]张宁,孙艳妮.综合性大学中药学专业药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21):148-150.
[115]罗兰,潘雪丰,肖健,郭素华.中药学专业“二元制”班双导师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20):29-31.
[116]本刊讯.关于举办第三届临床中药学大会的通知(第二轮)[J].中国药学杂志,2019,54(19):1589.
[117]裴凌鹏,庞宗然,龙春林.“双一流”研究型高校如何借力重点实验室提升中药学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6(71):158-162.
[118]王君明,裴莉昕,崔璨,关月晨,宋玲玲,巫晓慧.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中药学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79):56-57.
[119]李春晓,牛肖铃.在临床中药学中中药分析的作用研究[J].临床研究,2019,27(11):14-16.
[120]巢守文.基层中医院中药学工作发展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8):42-43.
[121]周莉英,唐于平,王薇.“四体协同”的中药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性研究[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2(06):174-177.
[122]游秋云,王平,吴和珍.高等院校中药学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及构建[J].时珍国医国药,2019,30(10):2501-2502.
[123]杨涛,卢汝梅.基于“师生共创”模式中药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探索与研究[J].高教学刊,2019(22):36-38+41.
[124]关怀,罗容,王敏,贾富霞,于萍,张楠,马晗,赵婷.“全程导控+多方评价”教学模式在《中药学专业综合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管理,2019,5(S1):22-24+27.
[125]胡晨霞,李梦杰,杨科,王倩,陈贤春,王洪琦.基于CIPP模式中医临床类专业中药学双语教学实践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21(03):18-20.
[126]黎理,王孝勋,马雯芳,田慧,秦华珍,朱华.以适应民族地区特点为导向的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以广西中医药大学为例[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21(03):5-6+10.
[127]杨廷环.与学生一起研究中药学[N].中国教师报,2019-05-15(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