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撰写论文的时候,同学们都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了论文文献应该去哪里找到?那怎么为自己的论文找到一些合适的参考文献是一个艰难的任务。接下来小编就大家带来的是职业教育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查看!
[1]闫广芬,石慧.改革开放40年来职业教育“中国模式”的内生重构[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5(01):81-89+194-195.
[2]徐小容,朱德全.职业教育质量治理:公共之“道”与理性之“路”[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5(01):90-98+195.
[3]谢德新,邱佳.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研究的实然、必然与应然[J].职教论坛,2019(01):27-33.
[4]闫智勇,吴全全,徐纯.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演进历程与发展趋势[J].职教论坛,2019(01):48-55.
[5]卢彩晨,李朝晖.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要搞好涉农培训——关于涉农培训的调研报告[J].职教论坛,2019(01):126-133.
[6]周建松,陈正江.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话语体系的构建[J].现代教育管理,2019(01):67-73.
[7]奚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失灵的理论溯源与解决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9(02):5-11.
[8]陈水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背景下的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9(02):25-31.
[9]祁占勇,王志远.改革开放40年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政策的演进与展望[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21(01):83-89.
[10]尹霞雨,吕芳卓,刘梦蓉,OoiPeyShin.人工智能2.0与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来自第三届中美智慧教育大会的观点[J].中国远程教育,2019(01):18-22.
[11]吴雪萍,周婷婷.澳大利亚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数据政策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9,41(01):100-106.
[12]肖凤翔,黄晓玲.试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企业的角色与责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01):133-138.
[13]宋亚峰,王世斌,潘海生.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区域配置效率的空间计量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01):144-151.
[14]张成涛,张秋凤.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职业教育的机遇、挑战与应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3):79-85.
[15]全守杰,唐金良.香港地区职业教育的多元共治及实践样态——以职学计划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9(02):100-105+108.
[16]姚玲.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升级表征与发展路径[J].职教论坛,2019(02):22-27.
[17]顾志祥.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研究[J].职教论坛,2019(02):99-102.
[18]张军平.终身教育理念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模式与完善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3):37-40.
[19]刘晓,刘婉昆.新时期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要不要发展?如何发展?——对当前中职存留发展问题热议的批评话语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6):5-13.
[20]刘东海,吴全全,闫智勇,徐纯.工匠精神视阈下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和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6):86-91.
[21]李鹏,石伟平,朱德全.理想、利益与行动:职业教育学习评价的多重制度逻辑[J].高校教育管理,2019,13(02):24-32.
[22]陆颖.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作用机理、实践效果与问题反思[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1):40-44.
[23]徐晔.职业教育信息化助力精准扶贫:问题与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9(03):5-11.
[24]马君,杨文杰.西部地区职业教育40年:成就、问题与展望[J].教育与职业,2019(04):5-12.
[25]徐国庆.我国二元经济政策与职业教育发展的二元困境——经济社会学的视角[J].教育研究,2019,40(01):102-110.
[26]于海侠,杨云龙.对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认识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9(02):11-16.
[27]丁宁.日本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特点及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9(04):79-85.
[28]肖小勇,黄静,郭慧颖.教育能够提高农民工就业质量吗?——基于CHIP外来务工住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135-143+169.
[29]石伟平,郝天聪.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思维转向[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01):1-9.
[30]谢元海,闫广芬.乡村职业教育的应然价值取向:生计、生活与生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01):10-16+39.
[31]项继发.德国企业的职业教育角色承担[J].成人教育,2019,39(02):88-93.
[32]汤智华.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经验、瓶颈及出路[J].成人教育,2019,39(01):71-75.
[33]黄崴,薛洪波.改革开放40年来职业教育推进县域经济和城镇化发展的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9,17(01):83-92.
[34]瞿连贵.攻坚阶段我国职业教育扶贫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当代职业教育,2019(01):42-49.
[35]季飞,吴水叶.大扶贫背景下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工具选择——基于贵州省21份文件的文本量化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9(01):92-100.
[36]肖凤翔,王棒.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基本要素[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9):68-73.
[37]潘天波.工匠精神与优才制度的悖论——兼及经济转型中现代职业教育的技术适应[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40(04):220-226.
[38]孙善学.对1+X证书制度的几点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7):72-76.
[39]周凤华.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7):86-92.
[40]石伟平,郝天聪.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7):93-97.
[41]邢晖.创新铸造新时代职教“双师型工匠之师”——学习《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体会[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7):98-102.
[42]王扬南.新时代新要求、新目标新行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迈入新阶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7):5-8.
[43]姜大源.跨界、整合和重构: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三大特征——学习《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体会[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7):9-12.
[44]马树超,郭文富.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7):13-18.
[45]葛道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7):19-23.
[46]吕景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制度创新永远在路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7):24-28.
[47]张志增.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7):38-44.
[48]刘京京,马静仪.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问题与实施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9(05):18-23.
[49]李梦卿,刘博.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价值诉求、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现代教育管理,2019(03):80-85.
[50]王惠莲.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经验与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9(05):86-92.
[51]朱成晨,闫广芬,朱德全.乡村建设与农村教育: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融合模式与乡村振兴战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37(02):127-135.
[52]陆素菊,寺田盛纪.在经济性与教育性之间:职业教育的基本定位与未来走向——陆素菊与寺田盛纪关于职业教育发展中日比较的对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37(02):151-156.
[53]彭莉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历史演进、逻辑起点与战略要点[J].教育与职业,2019(06):19-25.
[54]杨满福.儒家价值观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及其超越[J].教育研究,2019,40(02):104-112.
[55]李海东.基于产业转型升级的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9(05):5-12.
[56]郭福春,王玉龙.规模、结构、质量、政策: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四重维度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7(03):39-43.
[57]刘文杰.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回顾与前瞻[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9,40(02):192-197.
[58]马建富,吕莉敏.乡村振兴背景下贫困治理的职业教育价值和策略[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7(01):70-77.
[59]曾阳.乡村振兴战略下职业教育服务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02):23-30.
[60]尹春容.对习近平关于职业教育重要论述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8):75-78.
[61]周建松,陈正江.新时代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与发展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9(04):98-102+108.
[62]董刚,周建松,陈秋明,任君庆,刘兰明.对高职院校百万扩招的思考(笔谈)[J].中国高教研究,2019(04):1-5+73.
[63]洪德慧.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从社会本位走向以人为本[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0):59-65.
[64]瞿连贵,石伟平.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西部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战略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19(04):16-21.
[65]陈超,林欣.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评价指标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2):48-56.
[66]姜大源.论高职扩招给职业教育带来的大变局与新占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0):5-11.
[67]李薪茹,茹宁.多学科视域下我国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综述[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9,18(01):4-10.
[68]吴健.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成就、问题及改革路径——基于十九大报告的解读[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9,18(01):55-62.
[69]南海.论“工匠精神”的时代意蕴及其培养的基本问题[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9,18(02):12-18.
[70]石海燕,柳军,李东娅.产教融合视角下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探索[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9,18(02):43-47.
[71]王继平,杨蕴宏,周娜,祝珊.我国职业教育扶贫绩效评价体系建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2):42-47.
[72]毕树沙.高职迅速扩招的现实挑战与应对策略——兼论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0):15-20.
[73]郝天聪.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必要性、内涵与重点任务——《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解读[J].职教通讯,2019(03):23-29.
[74]李政.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背景、定位与试点策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解读[J].职教通讯,2019(03):30-35.
[75]潘懋元,朱乐平.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变迁逻辑:历史制度主义视角[J].教育研究,2019,40(03):117-125.
[76]杨小敏.精准扶贫:职业教育改革新思考[J].教育研究,2019,40(03):126-135.
[77]庄西真.创新·指南·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解读[J].教育与职业,2019(07):5-10.
[78]谢俐.中国特色高职教育发展的方位、方向与方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9(04):1-5.
[79]李晶晶.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三重维度[J].农业经济,2019(05):103-105.
[80]梁帅,吴雪萍.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国际化政策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9(05):97-103.
[81]高峰.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J].职教论坛,2019(04):135-138.
[82]安冬平.国际经验追踪下的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精准发展路径创新探寻[J].职教论坛,2019(05):163-169.
[83]王兴,陈长英.新时期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3):5-11.
[84]丁晨.从适应到引领: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出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3):53-59.
[85]高鸿.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迈向职业教育强国[J].教育与职业,2019(09):10-15.
[86]王卓,沈小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制定的梳理及其思考[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9,30(02):64-71.
[87]陈子季.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大改革大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05):3-9.
[88]韩锡斌,陈明选.互联网+教育:迈向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学习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6):27-31.
[89]佛朝晖,陈波,张平弟.职业教育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5):60-66.
[90]吴南中,夏海鹰.以资历框架推进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的系统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6):12-18.
[91]唐以志.1+X证书制度:新时代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的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6):5-11.
[92]田志磊,李俊,朱俊.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治理之道[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5):14-20.
[93]曾欢,朱德全.新技术时代职业教育智慧课堂建设的逻辑框架[J].中国电化教育,2019(06):6-13.
[94]田志磊,李源.职业教育国家治理中的大扩招、产教融合与1+X证书制度——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高峰论坛会议综述[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9,18(03):78-80.
[95]徐国庆,伏梦瑶.“1+X”是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07):21-26.
[96]匡瑛,井文.健全国家职业教育制度框架是实现职教现代化的需要——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07):27-34.
[97]托马斯·雷明顿,杨钋.中、美、俄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9,17(02):2-25+187.
[98]董文娟,黄尧.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变革及模式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9(07):1-7+45.
[99]刘炜杰.1+X证书制度下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研究[J].职教论坛,2019(07):47-53.
[100]王雪琴.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的缘起、逻辑及其实施[J].职教论坛,2019(07):148-151.
[101]李梦卿,邢晓.德、美、日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现状及其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8):89-96.
[102]王兴,王丹霞.1+X证书制度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12):7-12.
[103]刘晓,刘婉昆.扩招百万背景下高职教育发展的挑战与应对[J].教育与职业,2019(14):5-11.
[104]谢良才.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建国70周年学术史回顾[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9,18(04):37-47.
[105]查吉德,李媛.把握职业教育改革方向推动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基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1):17-21.
[106]刘文全,马君.新中国成立70年中等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与变迁——基于中等职业教育政策文本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4):28-35.
[107]闫智勇,姜大源,吴全全.1+X证书制度的治理意蕴及误区规避[J].教育与职业,2019(15):5-12.
[108]郝天聪,石伟平.从松散联结到实体嵌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困境及其突破[J].教育研究,2019,40(07):102-110.
[109]史洪波.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的背景、意蕴与实践——基于教育筛选理论的视角[J].教育与职业,2019(15):13-18.
[110]张慧,查强.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演进及特征——基于混合方法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04):165-171+181.
[111]李俊,李东书.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国际比较分析——以中国、德国和英国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04):159-164.
[112]李鹏,石伟平.什么样的教材是“好教材”——职业教育教材评价的理论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19):59-67.
[113]殷蕾.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效果的评估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9.
[114]叶林喜.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观的践行研究[D].安庆师范大学,2019.
[115]李艳娟.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赤峰市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
[116]谢翌.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
[117]牛海燕.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9.
[118]王颖.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
[119]张蕾.产教融合视域下我国职业教育课程转型路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9.
[120]王瑞君.改革开放以来高等职业教育政策演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